close

109.3.8桐花公園第二組駐站~~主題有毒植物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天氣晴朗,肯定會有喜事發生,我們就拭目以待吧!廣東油桐仍在睡夢當中,有一株已經探聽到春天的氣息,悄悄的率先長出嫩芽迎風招展,一棵雌株上還掛著去年結的果實。不知何時桐花公園出現一棵枯木,是五色鳥築巢的好所在,大家正在做主題分享時,突然眼尖的我發現枯枝上站著一隻美麗的五色鳥,離我們很近蠻親民的,牠沒有鳴唱,本以為牠是剛成長的雛鳥肥肥的,後來看到牠在枯木上挖洞築巢,才知道牠要蓋新房準備育雛。大家爭相拿起手機拍照,想把牠的倩影留下,不久又看到兩隻台灣藍鵲由右往左邊優雅的飛過去,真是美極了。

 

本月駐站主題是有毒植物分享,本組的新伙伴澤芬和佩蓮先做自我介紹,歡迎她們兩位加入第二組成為大家的好伙伴。

 

一、玉鳳分享:

今天解說有毒植物不是在深山,在我們周圍環境,在我們的身邊, 3月天的杜鵑花別名 滿山紅、映山紅、躑躅。 原產於喜馬拉雅山區、現今品種繁多,已散居世界各地。 全株都有毒,花及葉的毒性較強。誤食會造成噁心、嘔吐、血壓下降、腹瀉及昏迷等現象產生。

 

還有過年常插的百合花,對動物的毒性以貓最強,家貓死亡常是其毒所害,故要送朋友花要看其家裡有沒有養貓。還有因為百合花的花粉量特別大,有過敏性哮喘病的病人吸入這種花粉很可能會發病,因此醫師多不贊同送花給有哮喘病的病人。另外,百合花的花粉還會讓一些不曾有過敏現象的人發生過敏!

 

雞母珠勿拿來當項鍊、手鍊飾品!據悉,3微克雞母珠毒蛋白就會致命,而1顆雞母珠的含毒量要大於3微克,民間將其列為「世界上毒性最強植物的前五名」。雞母珠是落葉灌木,種子成精圓形,朱紅色,頂端有黑點,又稱想思子或相思豆,種子可作各種裝飾,含劇毒,誤食少量會惡心、嘔吐、流冷汗、脈博加速,量多時可致死。雞母珠在台灣中南部河岸、山麓及原野路旁皆可遇到。

二、美珍分享:

有些植物本來沒毒,因為人類的貪婪及利益導致。罌粟:常種植在海拔300—1700米的地方,需要一定的氣候和環境條件。罌粟花開在綠色莖稈頂端,色彩鮮艷美麗,這些美麗的花朵就是邪惡毒品的根源。罌粟花脫落後十餘天,蒴果長成,其大小和形狀與雞蛋相似。在蒴果的壁體中有一種乳白色的汁,收集的這種汁液經自然風化變成深褐色,這就是生鴉片。把生鴉片加工後可得到嗎啡,在經過複雜的轉化過程,就變成了海洛因。罌粟原產於南歐及小亞細亞,後傳到印度、阿拉伯和東南亞等地,植物身高約1.5米,每年在二月播種,四、五月開花。

 

罌粟花呈白、紅、紫等顏色,每朵花有四個花瓣,葉子大而光滑,並帶有銀色光澤的綠色,而當其果實成熟時,花瓣會自然脫落。罌粟本身並不是毒品,但從罌粟中卻可以提煉出鴉片、嗎啡、海洛因、可卡因等等毒品。

 

三、秀珍分享:

神農氏嘗百草有時一天之內神農甚至嘗過七十種以上的毒草,連續中毒七十次。中華農業和醫藥之鼻祖最終找出了365種藥材,可以治病。他來人世間為中國人建立了相當完整的醫藥基礎,後世幾千年來中藥發展,都是建立在《神農本草經》的基礎上。

 

  1. 有毒植物=藥用植物

 

毛地黃是一種草本植物,為何被叫作「毛地黃」呢?乃是因為它的莖葉佈滿茸毛及葉片酷似地黃而稱之。在醫療上,毛地黃常被普遍用於治療心律不整(如心房纖維顫動、心房撲動)及充血性心衰竭等病症;此乃因為毛地黃主要成分為強心配醣體,可以增強心肌收縮的力量,改善心臟衰竭的症狀;另外,毛地黃也會抑制心臟內部的神經傳導,使心率減慢,用來治療某些心律不整疾病。雖然毛地黃有它在醫療上獨特的地位,但是它有一個缺點,就是毛地黃的有效治療劑量和中毒量十分地接近,所以必須經醫生指示後才能使用,否則服用過量嚴重者甚至會有致命的可能,因此也有人說毛地黃是一種「具有雙重面貌的花」。

 

日日春在我國又名長春花,日文則稱為日日草。1964年日本首次發表這種植物的萃取物對癌症病患有延長壽命的效果,因而廣受世人矚目。不久之後,美國也把日日春的長春花鹼和長春新鹼這些具有抗癌作用的成分用在兒童白血病的治療上。在日本,日日春已在一萬個癌症和過敏病患身上發揮了效果。長春花是夾竹科的植物,折斷其莖葉而流出的白色乳汁,有劇毒,千萬不可誤食!

 

  1. 食用植物

青番茄中含有龍葵素,是一種有毒的弱鹼性糖苷生物鹼,龍葵素不但具有鹼性,還具有毒性。吃沒有成熟的青番茄會覺得嘴巴有點澀澀的感覺,這就是典型的「鹼」的味道。龍葵素不但具有鹼性,還具有毒性。

 

龍葵草是一種很親民的植物,它主要生於路邊或者荒地,在我國的各地都很常見。雖然常見,但是它的功效還是不容忽視的。在中醫的醫學上也發揮著它的小宇宙,通常都被用以藥用,所以它的藥用價值非常地高。龍葵草的漿果和葉子均可食用,但葉子含有大量生物鹼,須經煮熟後方可解毒。全株入藥,可散瘀消腫,清熱解毒。

發芽馬鈴薯中龍葵鹼是其毒性成分,馬鈴薯正常情況下含龍葵鹼較少,在貯藏過程中逐漸增加,但馬鈴薯發芽後,其幼芽和芽眼部分的龍葵鹼含量激增,人食人後可引起中毒,龍葵鹼對胃腸道粘膜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對呼吸中樞有麻痺作用,並能引起腦水腫,充血,此外,對紅細胞有溶血作用。
 

  1. 觀賞綠化植物

軟枝黃蟬適合觀賞、庭園美化、花架或大型盆景,但是全株有毒尤其是幼枝呈暗紫紅色,莖葉有乳汁,具劇毒。,誤食汁液會引起嘔吐、瀉痢 、高燒 、噁心 、嘴唇紅腫;肪及皮膚,造成出紅疹現象。

 

4.植物源農藥、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

魚藤為台灣固有植物,全省各地均有分佈。昔日農藥製劑未發達以前,為農業防蟲、殺蟲扮演過重要角色,原民亦曾用之毒魚,故又稱毒魚藤。

 

苦楝古代中國即已將苦楝作為藥用植物在使用,使用部位多為樹皮或根部,主要功效為驅蟲、治療蛔蟲及疥癬搔癢。另外果實、花、葉及種子油均可用於藥用,藥效多為治疝痛、蟲積腹痛、殺蟲、止痛等,較為特殊的是種子油可作為男性殺精劑,最常被報導苦楝中毒的對象為動物而非人類,人類中毒的案例較為稀少。

 

銀杏種子煮熟可以吃但是吃多容易中毒。藥用:性味:味甘、苦,性平,小毒。葉、種子制肺病,能強化血管,減少破壞組織的自由基產生,改善腦功能和細胞活力。種子入藥,有潤肺止咳、強壯等效;葉也供藥用

 

萬壽菊可預防土中線蟲、夜蛾幼蟲、溫室粉蝨等 ,適合種於果樹植株旁 。萬壽菊原則分別在春、秋、冬季各撒播一次。萬壽菊花謝後部份會結籽,若土表水份充足時掉落之種子會再發芽,因此春季再補充撒播的種子量可減半。可減少殺草劑之使用,除可降低線蟲危害外,亦可達園區保水效果。

 

5.植物毒在哪裡

雞母珠:種子有毒,是人類已知的最致命的植物之一,原產於印度尼西亞,這種植物的種子在鮮艷的紅色,在頂部有一個黑點。雞母珠種子裡面的毒蛋白很致命,吸入不到3微克就可以使人喪命,一顆種子是足以致命。

 

相思樹:有毒部位是種子。誤食種子輕者頭痛、惡心、嘔吐、腹痛、心跳加快,嚴重者甚至死亡。

蓖麻籽有毒,小心別誤食。


夾竹桃:枝葉的白色體液含劇毒,人畜吃食過量會喪命,沾眼會導致失明,燃燒枝葉之煙霧,亦含劇毒。修剪、整枝、燃燒時宜注意。


瑪瑙珠:其果實雖然晶瑩剔透,外觀漂亮,但是不可誤食,可避免中毒的危險。漿果,種子多又細小。

 

海檬果:全株含有毒性,尤以果實、果仁毒性最強,誤食會中毒,嚴重者致死。

 

申拔:全株有毒,塊莖毒性尤強。禽畜誤食引起抽搐、扭體、呼吸系統障礙等。

 

大花曼陀羅:全株有毒,誤食會有瞳孔放大、吞嚥困難等現象,嚴重者會產生幻覺、昏睡、麻痺等情形。

 

木薯(樹薯):塊根未煮熟或氰酸未完全分解前就拿來食用,會有中毒的危險。樹薯全株有毒,新鮮塊根毒性尤大。輕者噁心、嘔吐、下痢、昏眩;嚴重者呼吸衰竭而死亡。還可引起甲狀腺腫,並會傷害視神經和運動神經等。

 

姑婆芋:長得很像芋頭,因此被誤食的機率很大,塊莖、花序及汁液皆含有劇毒,以根莖毒性較大。誤食會引起喉嚨疼痛、口腔麻木及胃部灼痛等,如果汁液不慎碰到眼睛,也會劇痛難當。

 

咬人貓咬人狗:咬人狗及咬人貓都是屬於「蕁麻科」的植物。之所以會「咬人」,主要是它們的葉子上,佈滿了透明刺針般的「焮毛」。「焮毛」是由表皮細胞凸起而成,它的下方是一個囊狀物,內含蟻酸。當皮膚接觸到時,蟻酸會刺激皮膚,產生麻、熱及刺痛感,持續時間約數小時,但有時會超過一天。除了用膠帶將刺入皮膚的焮毛黏出外,可儘速就醫,用藥減輕症狀。

菸草:全株有毒,葉毒性最強,其次是莖、根、花,種子最弱。人畜誤食引起急性中毒。有出血性胃腸炎、嘔吐、腹痛、腹瀉、瞳孔放大、循環及呼吸系統功能障礙,肋膜及腹膜出血、呼吸麻痹等,嚴重時死亡。

 

四、柚子分享:

水仙花:水仙花是有毒的,不要誤食了水仙的根莖葉,以防中毒。水仙花鱗莖內含有拉丁可毒素,如果較大量地食用其球莖,會有溫和的毒性。誤食水仙花球莖者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症狀,如果病情嚴重或者病人是兒童,醫生會建議採取靜脈滴注或口服藥物的方法來減輕噁心、嘔吐等病狀。水仙花鱗莖中的粘液有毒,所以也要特別當心不要把其汁塗弄到眼睛裡去。水仙花的花香沒有毒,不過花粉(也包括水仙花)可導致少數過敏體質的人出現過敏。所以水仙花不能內服。不要長期與之接觸,短期的接觸,只要不食用毒害是不大的。


繡球花:越美麗越毒!雖然繡球花的外表看來圓潤無害,但它可是整株植物都有毒喔!2008年,日本茨城的一間餐廳就曾傳出8名客人因吃下擺盤用繡球花,而集體嘔吐、暈眩的中毒事件。

 

含羞草:含羞草全株皆有微量的毒素,這種植物本身含有一種叫做含羞草鹼質的物質,如果長期近距離接觸含羞草,會使頭髮發黃掉落。盆栽於室內能夠凈化空氣,美化觀賞的同時也會對身體有著略微的傷害。

海芋:海芋其實是一種有毒植物,毒性雖不強,但台北榮總近5年也收治過8名中毒患者,多為嬰、幼兒誤食造成舌頭麻痛、喉嚨腫脹。台北榮總臨床毒物科主任楊振昌提醒,家長要避免孩童誤舔、誤咬、誤食;摘採過程中,建議手抓握莖部下端、整枝拔起,若從莖中間折斷,接觸莖部切面的皮膚部位可能會碰到汁液,引起皮膚刺激症狀。

火鶴花:誤食,嘴裡會感覺又燒又痛,隨後會腫脹起泡,嗓音變得嘶啞緊張,並且吞咽困難。毒素只存在於汁液中,皮膚接觸後有燒灼感,紅腫,不過慢慢會好的,日常護理中只要不接觸它的汁液就沒事。

 

黃金葛:有毒部位汁液。汁液經常引起皮膚炎;接觸到口部,會造成嘴唇紅腫,腹瀉。

 

蝶豆:種子有毒,具輕瀉作用;根有瀉下作用,1978年蘇丹學者歸類為有毒植物,強調根部種子有毒,但未說明是什麼毒?吃多少會中毒?美國FDA也列在有毒植物資料庫; 澳洲官方2016年曾評估一款含蝶豆花萃取物成分殺蟲劑,認為毒性極低、不會致癌,但沒有訂定「每日容許攝取量」台灣藥署也曾於104年函釋「蝶豆花非屬傳統性食品原料,僅可作為天然食用色素使用,添加量以達染色目的之最小使用量,不得作為一般食品原料使用」。衛福部桃園醫院營養科主任范純美曾指出,蝶豆花具有「抗血小板凝集」與「促進子宮收縮」的功效像是懷孕、月經流量較大的女性、準備開刀與平時有在服用抗凝血藥物的病人都不建議食用。

 

生活中常見的有毒蔬菜:

四季豆:常見中毒原因為烹調不當、未能充分去毒所致,一年四季以立秋霜降前後發生中毒病例最多。生的四季豆中含有兩種毒素,分別為皂甙血球凝集素,由於皂甙對人體胃腸道具有強烈的刺激性,可引起出血性炎症,並對紅細胞有溶解作用。此外,血球凝集素具有紅細胞凝集作用。這兩種毒素並不可怕,只要加熱至100以上,使四季豆徹底煮熟,其毒素就會被破壞。
 

黃花菜(金針菜)金針花的花和根中都含有一種有毒生物鹼,通常認為是秋水仙鹼。金針花有毒,但乾品無毒。因為鮮金針花中含有秋水仙鹼,這種毒素可引起嗓子發乾、胃部燒灼感、血尿等中毒症狀。若先將鮮金針花在開水中沖燙一下,然後用涼水浸泡2小時以上,中間換一次水,金針花就無毒了。

 

十字花科類蔬菜含芥子油苷:西蘭花富含維他命B6B12C及芥子油苷(有助降低癌症的營養素),若烚煮西蘭花,這些營養會在烹調過程中流失。白蘿蔔中富含的芥子油苷、異硫氰酸酯成分,有利於清除能促進癌變的自由基、誘導癌細胞凋亡。若能適度食用白蘿蔔及其相關萃取物,對於對抗肝癌、結腸癌、乳腺癌、子宮頸癌、肺癌和前列腺癌有一定助益。

 

茄子:含有龍葵素 ,茄子久放不吃,會產生茄鹼,吃多容易拉肚子茄鹼有輕微的麻醉性,手術前不建議食用;營養師提醒,有關節炎或骨骼肌肉疾病的人不宜吃太多茄子以免影響恢復情形。體弱胃寒的人不宜多吃,尤其是孕婦、脾胃虛寒、容易下痢、患有異位性皮膚炎的人,或是有虛寒咳嗽症狀、長疔瘡的人,都不宜多吃茄子;至於有皮膚病的人,體內濕毒重,吃茄子最好別再加大蒜、辣椒等,以免症狀加劇。

 

天南星科的芋頭:芋頭也是多少帶有毒性的,其毒性物質主要是草酸;現在我們能見到的芋頭品種草酸含量都不多,而且可以通過長時間浸泡或加熱使大部分草酸被去除,但是在處理食材時汁液中的草酸還是會使我們與其接觸的部位發癢發紅(沒有完全煮熟的芋頭吃起來也有會麻舌頭),所以我們在處理芋頭時最好戴上手套或採取一些保護措施。
 

鮮蠶豆:為了防止出現蠶豆中毒,不要吃新鮮的嫩蠶豆,而且一定要煮熟後再食用。有的人體內缺少某種酶,食用鮮蠶豆後會引起過敏性溶血綜合黴。症狀為全身乏力、貧血、黃疸、肝腫大、嘔吐、發熱等,若不及時搶救,會因極度貧血而死亡。

 

五、翠鳥分享:

人們因為不當的採摘植物而中毒的原因有:

  1. 食用或藥用而中毒:藥對方一嘴湯,藥不對方一水缸。

 

天南星科的土半夏又稱犁頭草,因全株有毒,一般多作外用,內服須謹慎,避免過量,中毒時會有頭暈,嘔吐等症狀,誤食舌頭與喉嚨會有麻辣感,內服時劑量要非常小心。土半夏中含有凝集素,過去研究中曾指出此類凝集素具有毒性,會結合至細胞膜影響人體細胞膜的轉化與信號傳遞。

 

銀杏:銀杏又名公孫樹、白果樹是至今存在於地球上最古老的種子植物,可存活千年以上,在數億年前的恐龍時代時就存在地球,而且歷經劇烈的環境變遷還能生存,由此可見其頑強的生命力

銀杏果內含有少量氰苷,在一定條件下可分解為毒性很強的氫氰酸,因此如果不是為達到治療目的絕不能生吃,雖然遇熱後毒性會減小,但也不能大量食用。對於成年人來說,一般一次不要超過十粒就是安全的,而孩子則不宜超過5粒。此外,有實邪者忌服,容易出血的人和身體虛寒的人也不宜食用銀杏果。兒童生吃715枚,即可引起中毒,炒熟後毒性降低,但一次食入量也不能過多。

5歲以下的幼兒應禁吃銀杏果。一般最好不要長期服用。在採摘和清洗銀杏果的過程中,應戴上手套,並用冷水沖洗。已經過敏的病人,千萬不要用熱水洗手,那樣會加重病情,不要隨便塗抹藥膏,更不要亂抓亂撓,一定要及時就醫,防止過敏症狀加重。


2.誤食而中毒:喜歡野味者要小心

大花曼陀羅:大花曼陀羅全株具神經性毒,含有類似藥物「阿托品」成分,食用後會產生副交感神經阻抗作用,若大量誤食,約廿分鐘會神智不清、心跳加快、血壓高,嚴重時會心律不整,有生命危險

2014-09-23苗栗縣苑裡鎮六十九歲老翁彭正義,昨天摘屋外的大花曼陀羅花朵煮成蛋花湯,請同居人王靜華、鄰居劉金妹一起喝,三人沒多久出現神智不清、瞳孔放大等症狀送醫無大礙;醫師說,大花曼陀羅具神經毒,研判三人可能吃過量中毒。

 

栗蕨:過貓無毒又有營養,野菜有時很難分辨哪種能吃,哪種不能吃,因為長得實在很像,建議民眾不認識的千萬不要吃,要吃的野菜絕對不能生食,否則容易誤觸地雷,導致急性腸胃炎。

北部近郊常見的栗蕨便是常被人們採摘誤食的蕨類!由於栗蕨的蕨片長得粉嫩翠綠,讓人誤以為無毒可食,於是大量採摘幼葉煮食,結果導致中毒。若發現誤食栗蕨時,務必要趕快送醫治療,並告知醫生誤食的過程及食用的數量。

 

3.間接食用而中毒:夾竹桃當心別拿來當筷子和薪柴

夾竹桃:

夾竹桃是世界知名的劇毒植物,其汁液含有72%的脂肪和植物鹽基,全株含有強烈毒質。當年拿破崙的軍隊侵入西班牙,進駐馬德里時,有一小隊的11名士兵,用夾竹桃的枝葉烤肉吃,結果發生了7人死亡,4人病危的慘劇;日本軍隊也有類似的故事,在南洋,士兵們拿夾竹桃的枝條當筷子吃飯,結果每個人都中毒;而類似這種將其枝條拿來當筷子的中毒事件,在南台灣也曾發生過。

 夾竹桃整株植物甚至汁液都含有劇烈毒性,即使根葉枯萎了,毒性猶存。陳俊明中醫師表示,夾竹桃是毒也是藥,通常用做昏迷時的強心劑,但使用量極少,每天不得超過0.10.3公克,一旦過量可能造成中樞神經受損,出現癲癇、嘔吐等中毒症狀,嚴重時會導致死亡。無論是否為懷孕婦女,一般人也應減少接觸和食用。

美國2002就有847名夾竹桃中毒事件。在印度就有多宗以吃夾竹桃來自殺的個案。香港曾有因用夾竹桃枝在烹調食品或攪拌粥品而致死的案例。台灣也曾經發生過有人以夾竹桃枝當筷子,吃下有毒汁液中毒案例。

 

六、桂蓉提問:

 1.麝香:原來不是植物

電視劇《甄嬛傳》中有過這樣的場景《甄嬛傳》中有段情節是這樣說「聞了含麝香香料後突然導致皇上的妃子流產及不孕」了。麝香為鹿科動物麝的雄性香腺囊中的分泌物乾燥而成,是一種高級香料,如果在室內放一丁點,使會滿屋清香,氣味迥異。麝香不僅芳香宜人,而且香味持久。麝香確實可致女性流產,但是導致不孕不育這一說法是缺乏科學依據的。現在,麝香主要用於外用跌打膏藥中,孕婦是要禁用含麝香的藥物的,以免出現流產的情況,影響胎兒。不少人現已知曉孕婦要遠離麝香,簡單被人無視的是含麝香的跌打藥膏也會形成流產,「門診呈現過好幾個因貼『狗皮膏藥』流產的孕婦。

2.鶴頂紅:在古裝劇中經常能看到各式各樣的毒藥,好比十香軟筋散、七蟲七花膏、鶴頂紅,蒙汗藥,斷腸散等各種讓人痛不欲生的毒藥。它們的外形不一,作用也不大相同,但大都是劇毒,能致人於死地。鶴頂紅並不是指的是丹頂鶴頭上的紅色物質,那是沒毒的。其實古代所說的鶴頂紅是一種红信石,它的組成是三氧化二坤,是它的一種天然產物。由於紅信石的外表是鮮紅色的,看起來就像仙鶴的丹頂一樣,所以有了這樣的一個名字。其實讓人更吃驚的是紅信石加工後的產物,那便是號稱無色無味的一種常見毒藥-砒霜。它進入人體後,會破壞人體裡面的一些呼吸細胞,使人們最終缺氧而死。由於其毒性劇烈,而且不易被察覺,中毒的症狀也會與一些疾病相混淆,所以砒霜在古時常常被用作殺人的工具。據史書記載,光緒帝就是在死後百天才被人們驗出來是被砒霜所毒死的。但是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儘管砒霜是一種劇毒,​​但是在中古的醫學史上,它曾經被用來治療疾病,好比就一度用來治療梅毒或者肺結核。現在的醫學方面也有一些關於用砒霜來治病的研究,但是沒有取得較大成果。

3.古時候皇帝吃的食物都要用銀針試無毒才吃,古裝劇也常有播出此橋段。

每一種毒物用銀針都可以試出有毒嗎?以上說的都是電視劇裡面的,不一定是真的,可能只是小說家用來襯托江湖險惡的藝術加工。不過,這種驗毒方法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運用最多的人群是高高在上的皇帝。皇帝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皇帝是一項高危險的工作。據不完全統計,古代有61位皇帝非正常死亡,被殺害率為31%,還不包括上次小編寫的文章《這道菜,因為一場謀殺案,流傳了幾千年》裡面吳王僚那樣被刺殺的諸侯。其中被下毒而死的是21位,占其中的三分之一。所以,驗毒試毒的安保流程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古代驗毒除了試毒太監試毒宮女這種人肉驗毒方式以外,主要工具就是銀器了,所以皇帝往往有打制數量龐大的銀器餐具,比如說銀碗、銀筷子、銀酒壺、銀酒杯等,貴妃等還有銀頭釵,銀手環等,都能用來試毒。至於銀為什麼可以試毒,其實用現代的化學還是很容易理解的:古人所指的毒,主要是指劇毒的砒霜,即三氧化二砷,古代的生產技術落後,致使砒霜里都伴有少量的硫和硫化物。其所含的硫與銀接觸,就可起化學反應,使銀針的表面生成一層黑色的「硫化銀」。古代對銀針也有一種專門的稱呼:銀釵,又名銀探子,長約一尺二寸,圓直如筷子而稍細,用純銀制,舊時主要用來檢驗屍體。銀釵驗毒的方法,大約產生於一千多年前,一直到清末,在實際驗屍時都在採用。其實,銀器探毒有它的局限性,能驗出砒霜的毒,但不能驗出不含硫的毒藥,比如毒蕈、亞硝酸鹽、農藥、毒鼠藥、氰化物等,銀針與它們接觸,也不會出現黑色反應。但卻能把含硫的非毒藥驗出來。

銀雖不能驗毒,然而卻能消毒。每升水中只要含有5000萬分之一毫克的銀離子,便可使水中大部分細菌致死。其原理是,銀在水中可形成帶正電荷的離子,能吸附水中細菌,並逐步進入細菌體內,使它的催化劑脢系統封閉、失活,使細菌失去代謝能力而死亡。所以,用銀作碗、筷使用於日常生活中仍是大有好處的。


有毒植物駐站解說最後壓軸由素蘭分享她朋友的經驗而告一段落,分批收拾圖片和到園區巡禮撿垃圾,現在因為疫情之故,來園遊客變少,垃圾也變少,只是有些沒公德心的遊客把垃圾丟到木棧道下面,讓人要攀爬到木棧道下面撿拾垃圾,希望我們清除乾淨之後不要再有人在這樣亂丟垃圾了,讓美麗的桐花公園有一個乾淨的環境。

附註:

扶輪亭後面有一棵很親民的馬告已經長綠葉和花苞了,馬告一般所稱的山胡椒,一般生長在山區,樹高約三公尺,葉子呈狹長形,輪狀互生,在每年約五月間會從樹枝上長出花梗對開兩朶花,長出兩顆綠色的小果實,將它採下揉碎後,有一股清香,有點檸檬的味道。成熟之後會轉為紫黑色,然後會自動掉落。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 (1).JPG

10 (2).JPG

10 (3).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 (1).jpg

16 (2).jpg

17 (1).JPG

17 (2).JPG

18 (1).JPG

18 (2).JPG

19 (1).jpg

19 (2).JPG

20.JPG

21.JPG

22 (1).jpg

22 (2).JPG

23 (1).JPG

23 (2).jpg

24 (1).JPG

24 (2).JPG

24 (3).JPG

24 (4).JPG

24 (5).JPG

24 (6).JPG

24 (7).JPG

24 (8).JPG

24 (9).JPG

24 (10).JPG

24 (11).JPG

24 (12).JPG

24 (13).JPG

24 (14).JPG

24 (15).JPG

24 (16).JPG

25 (1).JPG

25 (2).JPG

26.JPG

IMG_1261.JPG

IMG_1263.JPG

IMG_1264.JPG

IMG_1265.JPG

IMG_1266.JPG

IMG_1267.JPG

IMG_1268.JPG

IMG_1269.JPG

IMG_1270.JPG

IMG_1271.JPG

IMG_1272.JPG

IMG_1273.JPG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翠鳥的窩 的頭像
    翠鳥的窩

    翠鳥的部落格

    翠鳥的窩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